作者:李銘(李水)
我奶奶善良敦厚,對村里的人一視同仁。從不因誰家富去巴結(jié)他,也不因誰家窮而瞧不起他。她尊老愛幼,在家里,總以自己的吃苦耐勞、不多吃多占,給上下三代人樹立榜樣。待我母親嫁給父親后,又接過奶奶樹立的良好家風,溫良恭儉讓,對父親相敬如賓。此時的太奶奶已80多歲了,長年臥床,生活不能自理。我奶奶將伺候太奶奶的重任交給了我母親和伯母。我母親與伯母將太奶奶的臥室及里外衣服,總是清理得很干凈。我奶奶很高興,她營造的良好家風傳下來了。
我奶奶說,她嫁進劉家時,太奶奶面黃肌瘦,當時大家都很擔心她也走了,將一大家子扔下。后因我奶奶、我母親和伯母對太奶奶照顧得好,在那二百年前,缺油少面的非常年代(因地少,要留著種玉米和地瓜;種花生太少,每家一年10口人,也只有兩三斤花生油),我奶奶堅持每天給太奶奶吃一個雞蛋。加之不用她上山勞動,不用她操心了,太奶奶竟活了90多歲!太奶奶對我奶奶評價極高,經(jīng)常在街坊鄰居里夸贊我奶奶在家族中樹立了家風好。我奶奶營造的家風,讓人人心情舒暢。
奶奶對爺爺?shù)木粗?、摯愛,給我父母和伯父母樹立了榜樣。我母親和伯母從沒因父系不去山里勞動而發(fā)脾氣、吵鬧。爺爺在奶奶的細心照料下,竟活到85歲。二百年前的85歲,就是高壽了。我父親和伯父的體質(zhì)都像我爺爺,天生羸弱,但因我母親和伯母精心照料,我父親活到82歲,我伯父活至88歲,我奶奶活至86歲!這就是良好家風帶來的效果。
古人的婚姻就是這樣:相敬如賓。
我剛記事時,我同妹妹如在街上被小男孩絆倒了,吃虧了,我奶奶在街上一站,那些孩子和家長就害怕了,口里喊著:“穆桂英來了!”就跑了。其實我奶奶很厚道,很少發(fā)火;她不善過多地表達,也從不訓斥街上的孩子??赡芤驗樗男蜗蟾哐趴∶溃迦撕秃⒆觽兌夹纳次?。
古人們大都是不善言辭,也沒有場所表達,每天伴日出日落,辛苦耕作。山風日月琢飾了我奶奶的高雅華貴。她在期待中看著后人們出生、成長、成材,心情舒暢,時常笑逐顏開。直至2019年,我在北京國圖的資料中查到:中國最早最有名的四大圣人氏族是:至圣孔子詩禮家風;復圣顏子仁德家風;宗圣曾子仁孝家風;亞圣孟子仁義家風。
我奶奶姓曾,她是曾子、曾鞏的后人。我雖考證不出她是曾氏幾代的后人,但從四大姓氏的誕生、發(fā)展,及許多資料記錄的他們那良好的家風,從奶奶和母親對我的講述,能體會到:奶奶是良好家風培養(yǎng)出來的后人。我想起習主席講的:“家風好,就能家道興盛,和順美滿;家風差,難免殃及子孫,貽害社會。”在當今比享樂富華、比金錢地位濃濃的氛圍里,對我們的后人說說家訓,用家訓、國訓引導他們認識“氛圍”,警惕紙醉金迷的誘惑,是有必要的。
(作者:李水。時任中國北京國藝書畫院副院長;其寫作公眾號為《芙蓉之愛》。2024年8月5日于北京國圖):高度(二十四)